全国高速公路货车通行736.2万辆 环比增长6.22% [2023-01-05]
要使我国制造业企业能够不断做强做大做优,培育出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首先就需要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使其在不断进行技术积累和资本积累的基础上实现突破。
只有保市场主体,才能真正做到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就是保就业、保发展。
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保市场主体就是着力保障不同所有制性质企业和个人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夯实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这就要求国有企业成为各级各类市场主体中的领头羊,要坚持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的方针,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要发挥作用,带动上下游各类企业共渡难关。要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形成长期稳定发展预期,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营造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促进企业家健康成长
在疫情冲击下,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最直接的措施就是落实好助企纾困政策。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要发挥作用,带动上下游各类企业共渡难关。美日经济周期不同步,货币政策就难以同步,甚至会出现相反的情况。
根据日本财务省数据,3月6日~6月11日,外国投资者对日本证券资产增持511亿日元。同时,日本国债价格上升还意味着日本央行所持有的国债资产缩水。对于目前日元汇率和日债的现状,日本央行的选项十分有限但仍有机会渡过难关。日本国内方面,理论上通胀率是央行政策的重要目标,但目前日本通胀状况应不会根本影响日本央行的行为。
以目前情形看,日本央行仍有防守空间,而前述经济指标一旦出现有利于日本的走势,此次危机将基本可以化解。从日本财政部公布的外汇储备数据看,截至2022年4月末,日本财政部共持有13222亿美元外汇储备,2022年1月末则为13859亿美元。
如前文所述,日元贬值可以令以日元计价的对外负债缩水,但日本7.6万亿美元对外负债中仍有3.6万亿美元负债以外币计价,其中2.2万亿美元负债以美元计价。三支箭政策也将日本带出了通货紧缩泥潭,但结构性改革却收效甚微。低通胀往往意味着需求不足,所以日本央行期望克服低通胀陷阱。因此,日元大幅贬值可以视为日本央行放弃了对稳定汇率的追求。
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数据,日本经常账户长年维持顺差。日元贬值还会导致日本私人部门对外负债承压。然而,日元兑欧元汇率却也呈现出明显的贬值态势。目前日本面临的外部压力多了一些变数。
日本财务省持有的互换头寸净值与日美货币汇率走势高度相关,在日元大幅贬值的过程中相关性更高,可见日本财政部对汇率风险有一定准备和经验。而且在日元已经大幅贬值的背景下,日本央行依旧频繁提出追加购买各期限国债。
美国通胀问题的焦点主要在于全球石油价格及汽油价格,以及国内食品价格和居住价格。在东亚国家中,韩国综合指数下跌18.0%,中国沪深300指数下跌12.8%。
如果全球石油价格和粮食价格继续上涨,居住成本上升得不到有效缓解,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力度仍有可能进一步加大。02 用力:日本央行在做什么? 2022年3月以来日元急速贬值,直接原因是日本央行出手托底国债尤其是10年期国债价格,试图控制其收益率曲线,使之不超过0.25%的上限。与多数主要央行实行紧缩政策不同,日本央行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控制可以视为其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追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日本境外投资净收入常年为正。因此,估计日本央行会在货币政策独立性和稳定汇率之间选择一个靠近前者的中间解。在此基础上,2021年10月还有一波手机费用调降,所以不考虑其他因素,当前日本CPI的同比增速仍然被低估了约0.5个百分点。
此外,在日本财政部的负债中,外币计价的一年内(到2023年5月末)到期债务为240亿美元,与外汇储备金额相比较小,发生短期急性债务危机的可能性不高。换言之,日本央行在买进以10年期国债为代表的长期国债时也在减少其贷款,并从5月开始大幅减持短期国债。
日本之所以能获得较高的投资收入净值,还在于其对外负债的利息较低。根据欧洲央行公布的数据,欧洲央行目前依然在扩表,从每周数据来看,欧洲央行扩表节奏基本是逐周增加,力度明显大于日本央行。
日本央行本轮操作的根本目的是压制国债利率、稳住国债价格。此外,日债下跌还有可能引发金融市场连锁反应。
日本央行执意守住债券市场,至少暂时放弃汇率市场背后的底气在哪里? 第一,日本通胀率长期较低,一直距离目标较远。03 无力:日元和日债风险主要取决于外部环境变化 一直以来,日本国内宏观非金融指标变数不大,因此日本央行窘迫的境况能否缓解,主要看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同口径的数据,中国分别为-0.4%和-0.3%,美国则为1.4%和1.2%。相比之下,美国经济恢复势头则比较强劲。
即便如此,此次日本汇债困局将会对日本经济产生不可逆的影响。截至2022年6月中旬,日本尚没有出现大规模资本外流的情况。
可以推断,日本央行是在对上述指标进行操作。这期间的通胀率,除了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之外,其余月份均小于2%,甚至在2016年年中以及2020年10月至2021年8月陷入了负值。
考虑到当前的日元贬值,以及全球石油和粮食价格的上涨,照此简单外推,2022年末日本CPI同比增速破3%的概率较大。2022年前5个月日元兑美元汇率跌幅为11.8%,相比于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全年12.7%、21.4%和13.7%的跌幅,似乎依然不算十分出格。
04 此次汇债困局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及演进 日本央行需要在不可能三角中作出选择。即便此次日元、日债话题逐渐被淡忘,若干年后回望这段历程,也许会不知不觉发现日本综合经济实力又下了一个台阶。具体地,2~5月日本央行资产总额分别增加了5.4万亿日元、5.6万亿日元、2.4万亿日元和-2.2万亿日元。而外部环境则取决于以石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以及美国通胀情况和由此引发的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
其中累计增持股票资产1.6万亿日元,累计增持短期债券1.2万亿日元,累计减持中长期债券2.7万亿日元。三者都可以说是日本央行操作的空间,也可以看作操作的副产品。
根据日本总务省的数据,2022年3月和4月日本CPI同比增幅分别为1.2%和2.5%,其中交通·通信项因基期因素对CPI的贡献由3月的-1.05个百分点提高到了4月的-0.03个百分点,也就是说,4月CPI同比增速较3月大幅上升主要是上年基期通信费变化导致的。反之,如果全球能源和粮食价格能够保持稳定甚至下跌,美国房地产市场在5月后开始降温,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压力下降,日本央行面临的压力也会减小。
从2~5月的日本经常账户数据看,日本的商品贸易逆差在日元贬值期间明显扩大,分别为7611亿日元、5619亿日元、9861亿日元和23847亿日元。同时根据前文所述,与国外投资者在长债和短债的净买入情况相比,日本央行进行了完全相反的操作。